一、   
 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10日,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在78年办学历程中,学校肩负兴海使命,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
     
 学校现有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寸金校区4个校区,分别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43号、麻章区学智路2号。校园总面积4911亩(不含独立学院寸金校区),其中主校区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万余人,独立学院1.4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3万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3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
     
 学校教学科研平台优良。现拥有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7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69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15个。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176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64人,拥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458人,博士学位者230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21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2.8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5.7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有49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704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2006年、2007年、2009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和香港、澳门回归十周年文艺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学校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将重点研究开发南海、广东全面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广东海洋大学三大行动计划(“高教30条”行动计划、“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南海战略”行动计划),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   
 招生类别、领域
 我校现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两种专业学位类别招生资格,招生领域如下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Engineering),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以及相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涉农企业和管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 
     专业学位名称及代码
     |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及代码
     | 
     所属学院
     | 
     研究范围
     | 
  
   | 
     工程硕士
     
     (085200)
     | 
     机械工程
     (085201)
     | 
     工程学院
     | 
     海洋装备制造与工程材料腐蚀、水产品养殖与加工设备、热带农业机械装备及自动化、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家电产品创新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与技术、节能设计与动力设备
     | 
  
   | 
     食品工程
     (085231)
     | 
     食品科技学院
     | 
     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利用、食品加工与保藏理论与应用、食品加工工艺与新技术、天然产物提取与功能保健食品、食品品质与食品安全控制、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网络技术、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
     | 
  
   | 
     农业推广硕士
      (095100)
     | 
     作物
      (095101)
     | 
     农学院
     | 
     现代农业技术、果树蔬菜及农作物高效生产技术与标准化、农业生产资料减量化技术、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农业技术经济管理
     | 
  
   | 
     养殖(畜牧)
     (095105)
     | 
     农学院
     | 
     动物健康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畜禽生产技术管理
     | 
  
   | 
     植物保护
     (095104)
     | 
     农学院
     | 
     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病虫害资源调查及发生发展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 
  
   | 
     种业
     (095115)
     | 
     农学院
     | 
     大田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遗传育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储藏及种子种苗企业经营、管理
     | 
  
   | 
     渔业
     (水产)
     (095108)
     | 
     水产学院
     | 
     水产养殖、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渔业经济
     | 
  
   | 
     食品加工与安全
     (095113)
     | 
     食品科技学院
     | 
     水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 
  
   | 
     农村与区域发展
     (095110)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发展战略与理论、海洋与渔业管理和
     “
     三农
     ”
     热点问题
     | 
  
   | 
     农业信息化
     (095112)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农渔业气象灾害信息保障与服务技术、海洋气象信息平台建设、基于
     GIS
     的海洋灾害预警与数字化技术、农渔业信息化技术、农渔业信息分析与处理、管理与共享服务技术
     | 
 
 三、报考条件
 (
 一
 )
 、工程硕士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
 1
 )
 2010
 年
 7
 月
 31
 日前
 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
 (
 2
 )
 2009
 年
 7
 月
 31
 日前
 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
 二
 )
 、农业推广硕士
 2013
 年
 7
 月
 31
 日
 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四、报名办法
 全国联考报名工作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所有报考者须在6月20日—7月10日期间,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简称“学位网”,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网上报名时要求提交报考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采用护照证件电子照片标准,考生上传电子照片标准见附件1,该电子照片将使用在《报名登记表》、《资格审查表》、准考证、成绩单和学位证上),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生成并打印《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2)。
 (二)、现场确认
 考生须于7月12日—15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会有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核验学历和学位证书、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广东省现场确认点有三个:①华南理工大学;②广州大学;③深圳大学。
 10
 月17日
 后,考生可登陆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我办不再另外发放。
 注:
 1
 、每个考生当年只可选择
 1
 个培养单位报考。
 报名考试费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
 [2004]2839
 号)精神收取,即每人每科
 80
 元。
 报考者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办理身份确认、缴费及签字确认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考无效。
 2
 、考生不能进行跨省、跨类别、跨领域录取
 各类别专业学位调剂录取工作,限在考生报考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之间进行,不进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之间的调剂录取,也不进行跨类别、跨领域调剂录取,请考生报名时一定要慎重选择。
 五、资格审查
 所有报考者须自查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而未能被招生单位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资格审查在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时进行
 (12
 月下旬,具体时间待
 GCT
 分数线公布以后由我校研究生处再另行通知
 )
 ,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审查,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参加专业课考试和面试。审查材料包括:
 1
 、全国联考成绩公布后,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陆信息平台,下载打印本人的《
 2013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对资格审查表中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并分别在电子照片上和意见栏盖章。
 2
 、考生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3
 、考生本人填好的《
 2013
 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
 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取消第二阶段考试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考试与录取
 (一)、考试科目
 1
 、所有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
 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
 ,简称“
 GCT
 ”考试
 )
 。
 GCT
 考试实行全国联考,命题及阅卷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办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
 2
 、专业综合测试:由我校自行组织进行专业课考试和面试。
 (二)、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均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
 ,
 “
 GCT
 ”全国联考: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
 GCT
 ”考试
 (
 考生取得的“
 GCT
 ”成绩当年有效
 )
 。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
 GCT
 ”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
 GCT
 ”试卷满分
 400
 分,每部分各占
 10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GCT
 ”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考生当年只可选择
 1
 个培养单位报考。由我校根据教育部和各教指委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我校的“
 GCT
 ”入围分数线。
 第二阶段,专业课考试与面试:“
 GCT
 ”成绩符合我校入围分数线的考生,到我校参加由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和面试。各领域专业课考试科目如下:
 
  
   | 
     序号
     | 
     领域名称
     | 
     专业课考试科目名称
     | 
  
   | 
     1
     | 
     机械工程
     (085201)
     | 
     《
     机械原理》
     | 
  
   | 
     2
     | 
     食品工程
     (08523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
     | 
  
   | 
     3
     | 
     作物
      (095101)
     | 
     《农学概论》
     | 
  
   | 
     4
     | 
     养殖(畜牧)
     (095105)
     | 
     《畜牧学概论》
     | 
  
   | 
     5
     | 
     植物保护
     (095104)
     | 
     《农学概论》
     | 
  
   | 
     6
     | 
     种业
     (095115)
     | 
     《农学概论》
     | 
  
   | 
     7
     | 
     渔业
     (水产)
     (095108)
     | 
     《
     水产学概论》
     | 
  
   | 
     8
     | 
     食品加工与安全
     (09511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
     | 
  
   | 
     9
     | 
     农村与区域发展
     (095110)
     |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 
  
   | 
     10
     | 
     农业信息化
     (095112)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专业课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
 100
 分。面试成绩总分
 100
 分。
 (三)、考试时间
 全国联考时间为
 2013
 年
 10
 月
 27
 日上午
 8:30-11:30
 ,专业课考试与相关测试于
 2013
 年
 12
 月在我校进行,具体时间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会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另行公布。
 (四)、考试地点
     GCT
 考试地点由广东省统一指定考场,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有具体安排;第二阶段专业课考试地点在广东海洋大学(详细地点在
 12
 月份的时候另行通知)。
 (五)、国家规定的录取比例
 工程硕士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
 10%
 。
 (六)、录取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及各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导意见,我校再确定最终录取分数线。学校将根据全国联考的
 GCT
 成绩和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确定复试要求,经复试合格后确定拟录取名单,择优录取。录取人数由我校自行确定。
 七、入学时间和培养方式
 1
 、入学时间
 录取的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于
 2014
 年春季入学。
 2
 、培养方式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培养年限一般为
 3
 年,最长不超过
 5
 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较宽口径培养,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或
 500
 学时
 。
 授课形式以面授为主,时间一般安排在五一、国庆、周六、周日。学生在读期间,一切关系留在原单位,其工资、福利、医疗等均由原单位负责。
 八、学费费标准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和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三年共须交培养费
 24000
 元,入学报到时一次交清。
 九、联系方式
 1
 、学校地址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海大路
 1
 号广东海洋大学,邮编:
 524088
 3
 、研究生处和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 
     单位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E-Mail
     | 
  
   | 
     研究生处
     | 
     左凤琴
     | 
     0759-2396185
     | 
     gdouyjs@163.com
     | 
  
   | 
     水产学院
     | 
     吴勇
     | 
     13560518311
     | 
     wuyong@gdou.edu.cn 
     | 
  
   | 
     工程学院
     | 
     谭光宇
     | 
     13828216689
     | 
     guangyutan@126.com
     | 
  
   | 
     邹律龙
     | 
     15218201581
     | 
     zll5816@126.com
     | 
  
   | 
     农学院
     | 
     师银燕
     | 
     13763027536
     | 
     gdousyy@126.com
     | 
  
   | 
     殷学贵
     | 
     13828240166
     | 
     yinxuegui@126.com
     | 
  
   | 
     食品科技学院
     | 
     罗萍
     | 
     13828259368
     | 
     luopingna@sina.com
     | 
  
   | 
     经济管理学院
     | 
     龙志军
     | 
     15811706109
     | 
     longzhijun812@163.com
     |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徐峰
     | 
     13318011017
     | 
     gdouxufeng@126.com
     | 
 
  
 十、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常见问题解答
 1
 、专业学位是什么性质的学位,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如
 MBA
 、
 MPA
 、
 法律硕士
 、
 工程硕士
 等均为专业学位。
 
   据了解,在西方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是后高等教育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职业指向非常明确,就是针对职业要求培养职业领域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明确了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领域,从而选择攻读相应的专业学位。
 
   随着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必然趋势。此外,今后的专业学位教育还将逐渐与特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相结合,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学位”,即只有获得这种学位才能进入某一行业从业。
 2
 、
 GCT
 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GCT
 是
 “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
 的简称,
 GCT
 包括四个科目内容的测试,分别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揄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
 GCT
 所包含的四个科目安排在一个时间单元考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每个科目满分
 100
 分,
 GCT
 总分为
 400
 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
 4
 选
 1
 )。
 3
 、你校是否开办
 GCT
 考试辅导班?是否有参考书?
 按国家规定,
 GCT
 由国家组织命题,招生单位不得开办补习班。
 GCT
 的考试大纲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
 、你校自行命题的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的内容是什么?
 我校自行命题的专业考试与相关测试科目将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
 (http://yjs.gdou.edu.cn)
 上公布。
 5
 、你校往年专业硕士的录取情况如何?
 自
 2004
 年我校开始招收专业硕士以来,达国家规定的
 GCT
 录取指导分数线即可参加复试,招生名额由我校自行确定。
 6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及年限如何?
 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培养。从所选的第一门课程计起至论文答辩止,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7
 、如何才能获得专业学位?
 学员经过入学考试并被录取,办理入学手续并取得学籍,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向我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可获授予相应专业学位。
 8
 、专业学位颁发什么证书?
  
 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
 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
 学位证书。
  
 附件
 1
 :考生上传电子照片标准
 附件
 2
 :
  2013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